分类:减法
定义和含义
减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1]。至于去掉一部分以后还剩下多少,则可以通过数数来确定。
这里,所去掉的和整体是一种东西,也必须单位相同[1]。
那个整体被称为被减数,去掉的一部分被称为减数,得到的数称为差。减法用记号 "[math]\displaystyle{ - }[/math]" 来表示,称为减号。
层次标注
在这里,它属于第二层知识,即学科概念。
辅助理解的解释
下面举个例子来看减法运算:
例如我和妹妹早上吃鸡蛋,我有 [math]\displaystyle{ 2个鸡蛋 }[/math] ,妹妹有 [math]\displaystyle{ 3个鸡蛋 }[/math] ,要想知道我和妹妹总共有多少鸡蛋,就把我和妹妹的鸡蛋放在一起数一数。这些都是我们在加法中已经学会的内容。这时候,妹妹吃了两个鸡蛋,要想知道现在我和妹妹总共有多少鸡蛋,我们只要再数一数剩下的鸡蛋有多少个就行。
如果用数学的语言来表示,如下:
在这里,在妹妹吃完鸡蛋之后,我们数了数剩下的鸡蛋是3个,所以结果等于3 。但是要表示这个过程,我们需要用到减法,于是我们才有了上面的等式。
当然,如果我和妹妹都不吃鸡蛋,我们只想比一比我和妹妹的鸡蛋的个数。于是我拿出一个鸡蛋,妹妹拿出一个鸡蛋,然后我接着拿出一个鸡蛋,妹妹继续拿出一个鸡蛋。这时候,我的鸡蛋已经被拿完了,这时候数一数,妹妹还剩下一个鸡蛋,于是可以知道,妹妹的鸡蛋多,比我多一个。
如果用数学的语言来表示,如下:
于是我们发现,把不同东西的数量拿来比一比在运算上,"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后,再合起来数一数"和"比一比"是统一的。
于是你可以把比一比理解为从整体去掉一部分,只不过是把多的那部分看作整体,把少的那部分看作是一部分,然后从整体中去掉。
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由于加法的朴素定义是,合起来数一数,最基础的就是把两部分合成整体来数一数。而减法的定义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看看还剩下多少。我们发现,减法和加法都是关于整体和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猜测,减法可以用加法来计算。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桌子上总共有5个鸡蛋,我要吃3个鸡蛋,请问我吃完还剩下几个鸡蛋?
如果问题反过来,问:我吃了3个鸡蛋,这时候桌子上还剩下2个鸡蛋,请问桌子上原来总共有多少个鸡蛋?
这时候,你发现,如果换一个视角,我们把从整体中去掉的一部分和剩下的部分,合起来数一数,得到的自然就是整体。于是,通过这样一个视角,我们很自然的看到了减法和加法的关系。也就是把被减数当作加法计算的结果,然后来问减数加上多少会得到被减数[1]。
所以说,我们要深刻思考,关注计算的含义,思考清楚算出来的东西和用来算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通过含义来决定到底用什么运算,为什么用这个运算,是否还能用别的关系和运算,这个题是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某个概念某个知识[1]。
减法在数轴上的实现
减法在数轴上的实现,简单来说就是在第一个正整数的基础上,再往这个数的左边数第二个正整数那么多格[1]。
当你学会了数轴、相反数、负数以及加法在数轴的实现上后,对于[math]\displaystyle{ a-b }[/math],我们只不过是先找到[math]\displaystyle{ b }[/math]的相反数[math]\displaystyle{ -b }[/math],然后在负数的基础上,使用减法和加法的统一,把[math]\displaystyle{ a-b }[/math]变成了[math]\displaystyle{ a+(-b) }[/math],于是我们可以继续使用数轴上的加法来完成减法。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