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课堂教学的层次的标注
在这里,我们收集了一些教学视频、语音、文字资料,从中做教和学的层次的标注。
层次的定义
首先,知识本身有没有讲,有没有错。这是第一层教学,记做[math]\displaystyle{ 1 }[/math]。这样的知识学习完了完全不能迁移,只能做背诵、记忆和记忆提取来答题。例如,问勾股定理是什么,答[math]\displaystyle{ c^{2}=a^{2}+b^{2} }[/math]。
其次,所讲的新知识有没有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从新知识进一步联系到间接的旧知识。这是第二层教学,记做[math]\displaystyle{ 2 }[/math]。这样的知识学习完了可以迁移到对其相关知识的理解上,或者从其相关的知识的理解迁移到新学习的知识上。这样的学习可以用来讲清楚这些相关知识的道理,从这些基础知识来理解甚至生成所学习的这个新知识。例如,通过更加基本的几何定理和公理,来证明勾股定理。
接着,如果所讲的新知识和实际生活的例子,或者其他应用场景联系起来,体现学科思维方式,例如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数学概念,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和科学的关系,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从少数定义和公理出发,依靠逻辑,得到其他定理和概念,构建整个数学大厦),则这是第三层教学,记为[math]\displaystyle{ 3 }[/math]。这个时候,最好是能够把学科思维方式点出来。如果不能点出来,但是实际上做了体现学科思维的东西,则记做[math]\displaystyle{ 3^{-} }[/math]。这样的学习可以用来迁移到同学科内的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生成。
最后,如果从上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一般性的人类思维、学习方法,甚至明确地点出来哪里体现了什么样的一般人类思维和学习方法,则属于第四层教学,分别记做[math]\displaystyle{ 4^{-} }[/math]和[math]\displaystyle{ 4 }[/math]。这样的学习可以用来迁移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的学习甚至生成上。
标注过程和内容
标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 对整节课的内容作总结,
- 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内容的切分和逻辑结构的梳理,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按照上面的层次的定义做标注,
- 对课程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做总结。
标注结果
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
理科部分的视频在这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v411C7Ck/?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理科09:[math]\displaystyle{ L=3 }[/math]
- 主要内容:方差的概念的提出、含义、应用和计算。
- 教和学的层次:
- 交代了数学概念提出的实际背景,也就是有从实际问题到数学的过程,“数学是描述世界的语言”这个数学大图景。最后部分有明确的总结提炼,因此,记做有[math]\displaystyle{ 3 }[/math]层的教学。尽管提炼学科大图景的这一步不是很到位,这位老师对数学的修养也确实不够,但是,由于其提炼的意识已经有了,勉强算作[math]\displaystyle{ 3 }[/math]层的教学没问题。如果没有最后的提炼,则应该算[math]\displaystyle{ 3^{-} }[/math]层的教学。
- 有方差和分布函数、均值等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因此,有[math]\displaystyle{ 2 }[/math]层的教学。
- 有方差这个概念本身的计算过程,因此,有[math]\displaystyle{ 1 }[/math]层的教学。
- 方差的应用部分,基本是知识传输,没有深入到为什么可以用来描述这些事情(风险等),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有[math]\displaystyle{ 2^{-} }[/math]层的教学。
- 方差的化简公式,属于学科概念层内的概念的关系,因此,有[math]\displaystyle{ 2 }[/math]层的教学。
- 主要优点:细,全(背景、含义、应用、计算)。
- 主要问题:第三层不够到位,同时教学内容过细,课堂内容和思考容量远远低于大学课堂。
理科10:[math]\displaystyle{ L=3^{-} }[/math]
- 主要内容:昆虫纲动物的口器的结构和功能。
- 教和学的层次:
- 交代了蝗虫口器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因此,有[math]\displaystyle{ 1 }[/math]层的教学。生物的结合和功能的联系,其实是生物典型研究问题和典型思维方式,这部分也没有明确点出来。
- 从口器的结合和功能到环境(蚊子、苍蝇),体现了生物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进化论,因此,有[math]\displaystyle{ 2 }[/math]层的教学。
- 口器从胚层进化而来,外形和基因的联系。这个,进化和基因决定结构,是生物学非常核心的概念,甚至是思维方式。但是,这部分联系交代不够清楚。更加没有从进化论的知识,变成进化论的思想。没有明确点出来这两点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因此,算[math]\displaystyle{ 3^{-} }[/math]层的教学。
- 主要优点:结合生活。
- 主要问题:引言长,但是基本上没用到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另外还是主要以知识的传输为目的,而不是启发学生思考,内容也偏细,课堂内容和思考容量远远低于大学课堂。
文科部分的视频在这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54y167yH/?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6
文科02:[math]\displaystyle{ L=1 }[/math]
- 主要内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对国家社会等整体利益的追求的关系。基本上就是在讲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在思政组而是在文科组?
- 教和学的层次:
- 凯恩斯、黑格尔、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个人利益)和政治国家(整体利益)的思考。基本只有介绍性,没有深入思考,不讲道理,没有交代为什么他们这样讲,这样讲对不对。因此,属于[math]\displaystyle{ 1 }[/math]层的教学。
- 讨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崩塌。同样没有真正的逻辑论证,基本上就是在重复马克思的话,因此,属于[math]\displaystyle{ 1 }[/math]层的教学。注意,这里引入了一些高层概念,但是,并没有从高层概念来论证浅层概念。因此,不能算第二层教学。
- 预测和预报,这个反映了一定的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但是,仍然没有讲道理,做思考,而是交代结论。因此,属于[math]\displaystyle{ 1 }[/math]层的教学。
- 科学技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关系,仍然不讲道理,而是重复马克思的话。因此,属于[math]\displaystyle{ 1 }[/math]层的教学。例如,为什么生产力不能跨越?技术培训、进口、生产设施和生产组织方式完全可以跨越。
- 主要优点:对马克思的话背的比较熟,脸比较厚,不讲道理,不讲思考。
- 主要问题:基本上没有思考,尤其是没有老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