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老师的时间去哪里了
来自Big Physics
研究背景
大量的研究者都在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办法,但是,其推广和实现图景,必须最后落实到老师身上(其实还有学生)。那么,老师到底能够拿出来多少时间可以用于核心教学活动呢,例如备课(自己备、集体备)、讲课、批改作业、实质性教研、实质性教学演示和交流?如果老师们的时间已经被大量其他事情占据,例如交通安全进学校、禁毒进学校、非实质性教研和教学交流任务、班级管理,那么,就算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也是不能落地的。甚至,教师的日常教学时间如果都被严重压缩,则不要说新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在教师目前的能力范围内花时间教好,都不一定能够实现。因此,有必要去调查一下,教师的时间花费到底到了哪些地方。
下面是对这些活动的例举和分类。需要继续补充。
- 常规课程内容教学
- 直接备课(看教材参考书和文献、制作讲稿、设计课程、课后反思总结讲课得失、写教材和读本等)
 - 课堂(线下或者网络直播)讲授,注意如果课堂纪律管理和非学科教育占据了很大比例的时间,请把这部分时间计入“家校交流”
 - 演示实验
 - 实验课
 
 - 测验和作业
- 编制(打印、分发)试卷
 - 编制(打印、分发)作业
 - 批改试卷
 - 批改作业
 - 讲解试卷
 - 讲解作业
 - 布置作业(如果需要采用家校通、微信群、电话沟通等来布置作业,则单独记录这一项)
 
 - 个别学习和研究的指导
- 答疑
 - 和特殊学生做学习上的交流
 - 做逐个学生学习和纪律方面的记录
 - 对逐个学生做文字形式或者非文字形式的评价
 - 个别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
 
 - 培优性教学
- 兴趣班
 - 探索性学习
 - 项目式学习
 
 - 教学能力发展
- 主讲教学培训
 - 接受教学培训
 - 教学组内磨课集体备课
 - 自主反思看书等学习教和学的理念和方法
 - 在所教授的学科上自主反思看书等学习
 
 - 评优
- 主讲竞赛性公开课
 - 评竞赛性公开课
 - 申报过程:填表、答辩、发言、讲座等
 
 - 科学研究
- 核心科研活动
- 从教学实践或者前人研究的文献中提炼研究问题
 - 开展研究:实验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思辨、写作
 - 研究工作的组织:研究小组组会
 
 - 辅助科学研究的事务性活动
- 申请课题:填表、跑腿
 - 结项事务:填表、跑腿
 - 采购报销等财务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专著的写作,或者基于研究工作的教材和读本的写作(纯粹梳理性没有研究性的教材和读本的写作计入备课)
 
 - 核心科研活动
 - 师生以及家校交流
- 处理学生冲突、纪律问题等非直接学习事务
 - 班级纪律日常维护,例如班主任看班、看眼保健操、看早操等(如果是上课过程中短暂处理纪律问题,则计入上课时间)
 - 家访
 - 个别性家长会
 - 集体性家长会
 - 关于非直接学习事务在家校通、微信群、电话沟通等渠道的沟通,例如各种通知、缴费
 
 - 学校管理方面的行政事务
- 组织和主讲行政会议
 - 参与行政会议
 - 组织和主导管理工作(查看工作微信等也计入主导或者被领导而参与管理工作)
 - 被领导而参与管理工作(查看工作微信等也计入主导或者被领导而参与管理工作)
 
 - 各种进校园
- 消防进校园
 - 禁毒进校园
 - 安全进校园
 - 卫生文明城市建设进校园
 - 组织或者配合和教学无关的调查
 - 组织或者配合教学方面的调查
 
 - 个人和家庭事务(休闲、买菜、做饭、陪伴家人、辅导孩子学习等和教学工作不直接相关的活动,统计分析时不再细分下去)
 
研究方法
- 文献调研,学术论文[1]和政策文档等。
 - 设计问卷和“时间去哪了APP”。
 - 收集数据。收集教师的日常活动数据。最好能够做到几千份。
 - 对数据做分类标记。分成核心教学活动、辅助性教学活动、不促进教学的活动等。所设计的问卷和APP在教师在填写活动数据的时候,尝试让教师选择一个分类。
 - 统计分析,写论文和发表,写政策报告。
 - 做更多样本的研究。
 
预算
- APP或者小程序开发和维护 4万
 - 线下问卷设计和调查(优惠劵或者现金,做200-400份,每份估计50-100元) 2万
 - 线上APP调查(用优惠劵和抽奖的方式,做2000-4000份,每份估计10-30元) 6万
 - 参与研究生劳务 2万
 
合计:14万
参考文献
- ↑ 陈静勉,肖洋,王烁绚,熊建文.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结构与分配研究[J].教育导刊,2020(06):36-44.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中以“Chen:Thesis”名字定义的<ref>标签没有在先前的文字中使用。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