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国际学术流动与中国大学的发展: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审视

来自Big Physics
Jinshanw讨论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12:3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分类:感想类论文识别和比例 分类:教育类文献讨论 沈文钦.国际学术流动与中国大学的发展: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审...”)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沈文钦.国际学术流动与中国大学的发展: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审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18(04):47-70+186.


Abstract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于中国大学的发展,学界从经济论、文化论等角度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通过国际学术流动实现与全球学术系统的整合是中国大学崛起的一个关键原因。国际学术流动主要包括学生出国攻读学位、学生出国进行研究访问(6—24个月)、博士毕业生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教师出国研修等形式。本文提出,国际学术流动在中国大学的发展中主要发挥了四项功能:一是跨国知识迁移;二是培养和储备师资;三是积累社会资本、构建学术网络,从而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四是实现与国际学术中心的联系、互动和整合。在不同的时间段,这四项功能的发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国家对知识跨国流动的控制在增强,跨国学术流动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知识的国际性和公共性正遭到挑战。面对逆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大学应继续坚持开放的路线,同时增强自身的独立自主能力。

总结和评论

[1]讨论了“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以及COVID-19对中国出国留学群体的影响。前者是思辨研究,后者是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但是,前者的分析基本上上就是炒冷饭,后者的问卷调查全都是非常表面的问题,更进一步,这两部分之间基本没有关系。

所属分类

研究方法:3

逻辑:2, 1.5

本文属于实证研究。按照感想类论文(第一类)、思辨类论文(第二类)、实验或者实证研究(第三类)的分类,属于第三类论文。

本文逻辑非常不严密,两部分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按照逻辑层次:有错误、不严密也不错、严密,属于第二个层次。

参考文献

  1. 沈文钦.国际学术流动与中国大学的发展: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审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18(04):47-70+186.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