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拒绝毒品
目的
帮助学习者认识毒品,进而达到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思维的层次性。
内容
毒品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危害具有层次性,分为直接危害、间接危害,不能一股脑并列放在一起),为什么具有这些危害(危害和毒品的性质毒品的定义联系起来)。
常见毒品有哪一些。海关如何帮助防控毒品。
内容上的问题
毒品的危害不管是毒品本身的特性造成的直接危害,还是为了获得毒资的行为造成的间接危害,都一股脑放在一起了。这属于纯粹的灌输,需要尽量讲道理,清理出来一个知识和思维的层次。
传统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三个分类不完全分离,有一部分重叠。这在严格的分类上是不允许的。例如,第三类大多数也应该是人工合成的,如果已经被定位毒品,则显然属于合成毒品。
阿拉伯草原则上不是伪装毒品,人家一点也没有伪装。
止咳水也不是伪装毒品,而是药物滥用。止咳水还有复方甘草片等药物的出境问题,应该再多说两句。实际上,每年都有这样的案例。帮助学习者学到一些方便其出入境的知识,也是课程目标之一。
大侦探游戏不过就是从一堆词里面挑出来毒品的词汇,没有真的游戏性,不如改成直接说一说你有印象的毒品名称。
概念地图
从纯知识的角度来说,这一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食品标签上都有哪些信息。
但是,实际上,真正的难题在于,学生不明白“我看了这些信息对我有什么用”。而这个,把知识或者信息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的考虑问题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实际上具有很大的而一般性。在食品标签这件事情上,只有交代或者启发这个联系,学生才会真的去尝试看一下食品标签。而且,如果在这个角度做进一步的展开,则这一章就不再是纯粹的知识课程,而是其他思考的课程。
例如,可以就食品标签上的“广告”的问题做展开,可以就“营养成分”做展开。甚至,就应该就“营养成分”做展开——过渡的热量摄入已经是儿童成长的问题了,我清楚地记得我偶然教了我家孩子看营养成分中的热量之后的效果——她自己就学着看和算了。
于是,这也正好体现了学习方法的层面——把知识和“我”结合起来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理解型的学习。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