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知道到运用的距离

来自Big Physics
Jinshanw讨论 | 贡献2017年11月13日 (一) 16:24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Category:教和学的研究 Category:吴金闪 Category:许彬 ==研究背景和问题== 我确实认为以下陈述是事实:大多数人的学习是...”)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研究背景和问题

我确实认为以下陈述是事实:大多数人的学习是模仿,极少数人学习之后能够做到创造性地使用知识——把知识用来解决一个以前没有用这个知识解决过的问题,更加少数的人能够做到创造知识本身。但是,我认为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里面,这个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的比例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好的和不好的教育理念也能够造成这个差别。

这个工作,就是想看看,第一、这些个比例到底如何;第二、教和学的方式以及不同的国家的人群,这些比例到底有没有区别;第三、如果有区别,能不能找出来影响的因素,定性或者定量,通过理论或者实验来研究。

实验设计

概率匹配实验(指的是[[概率匹配实验]])[1]就是给定一个色子,得到正面的几率是[math]\displaystyle{ q }[/math],得到反面的几率是[math]\displaystyle{ 1-q }[/math],问被试如果有[math]\displaystyle{ N }[/math]次机会来做预测(可以一次性做全部的预测,也可以每一次仅仅对下一次做预测),如果预测的答案和实际出现的正面或者反面相同,则获得一定量的钱。这时候,如何选择。前人的实验发现,在这个问题中,大多数人选择做概率匹配,也就是不是选择正面,而是看情况基本上做到[math]\displaystyle{ q }[/math]的比例的情况下猜测正面,[math]\displaystyle{ 1-q }[/math]的比例猜测反面。

我们打算以这个实验为基础,做以下的对比实验:

  1. 概率测试题:被试完成以下测试,计算上面的实验中两种单次决策的收益平均值,十次的平均值,并且在理解测试阶段考察是否明白多次实验之间的独立性
  2. 真实猜硬币游戏:连续十次,做猜硬币游戏
  3. 有必要也可以加上计算两种决策的方差
  4. 提供已经计算好的均值和方差,单次的和多次的,再做十次选择

对比以上实验中,能够完成正确答题的人数,和,能够在猜硬币中坚持猜正面的人数。如果前者远远大于后者,那么,就存在本项目想要研究的“知道不等于会用(knowing not necessary helps doing)”的现象。如果还能够对教和学的方式、国家做一个控制,就能够完成本项目的设计目标了。


下一步的工作

  1. 文献调研,看看“知道不等于会用(knowing not necessary helps doing)”的现象在教育学中的演技现状
  2. 预实验,看看比例有没有比较大的差别
  3. 实验
  4. 其他的类似的实验,从一个习题到一个问题之间的区别,而且还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对比的

参考文献

  1. Shanks, D. R., Tunney, R. J., & McCarthy, J. D. (2002). A re‐examination of probability matching and rational choice.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5(3), 233-250.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