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语法看做辅助语义表达的模式

来自Big Physics


研究背景

汉语的语法没有英文等其它语言那样的通过对词的变形来明确地表示语法单位。实际上,在汉语使用中,人们往往是先看懂这句话,然后,再来识别这句话中的语法单位的。更进一步,实际上,所谓的明确写出来的语法结构,例如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什么是把字句被字句等等,往往都是那些比较常用的语义表达方式而已。那么,是不是,索性我们就把汉语语法,甚至其它语言的语法,看做是辅助语义表的常用模式得了呢?这样的认知会有什么意义吗,无论是对于语言的理解、学习和使用,还是大脑的发展,还是其它知识的理解、学习和使用?

也就是说,如果仅仅看语法规律,那么,在语言学中,或者在具体语言中,都可以算第二层知识也就是学科概念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也可以通过从语言材料中总结——也就是概念形成——来学习。当然,学习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之后,也可以帮助在同层内通过概念同化来学习其它语法知识。

但是,一旦我们把语法知识看做是模式的发现、识别、学习和运用,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概念生成的方式来获得语法知识,以及反过来通过语法知识的概念生成的方式的学习体会到模式的发现和运用这个一般性人类思维——本质上是抽象提炼。也就是说,当我们学习语法知识的时候,语法知识本身的重要性是一方面,但是,获得语法知识的方法及其背后的思维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这样,当我们遇到类似于”挨打、挨骂、挨抽”等词出现在句子中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来总结出来“挨+及物动词“的词的结构,以及这个词的结构在句子中还表达了被动语态的这个语法作用。也就是说,某些语法结构,不教也无所谓,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掌握了”语法是语义表达的模式“这个理念并且具有了抽象提炼能力的人,自然就可以主动生成这些语法知识。反过来,一旦人们通过语言的学习具有了这样的模式发现识别和应用的能力和习惯,具有了抽象提炼的能力,则,可以预期其在其它知识的学习上,也可能可以做到从高层知识来生成。例如,数学知识往往是对模式的发现和提炼。

对语言学本身得的意义

在这个视角下,是否可以把语法变成一个优化问题的解?也就是说,任何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过就是这门语言用来更高效地表达语义(这个不依赖于任何一门语言,任何语言都原则上都可以做到任何语义的表达)的结果。

实际上,语言学的研究之前大部分集中在语法上。如果这个研究能够做出来,加上自然语言处理直接在近似的语义空间中做表示和计算,就应该可以扭转语言学主要关注语法的这个我认为错误的努力方向。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需要尽可能地把语法和语义分离,然后分别考察语法和语义在大脑中的表示,更进一步来看语法的脑活动是否和模式的发现和提炼有关系,甚至可以进一步跨越知识领域。

那如何把语法脑活动和语义脑活动分开呢?

跨越知识领域的模式发现和提炼的脑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