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语言如何影响思维

来自Big Physics
Jinshanw讨论 | 贡献2022年4月25日 (一) 05:37的版本 (建立内容为“分类:语言研究 =研究背景= 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是否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个人的思维?从群体来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新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研究背景

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是否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个人的思维?从群体来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使用的语言是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人的思维?这个问题能否得到科学的研究?

从实用性的角度,中文的语法、构词法、文风都有其区别于很多语言的特点。例如,中文构词往往来自于字的组合,并且组合的时候经常会带着这个词的分类的某个字。例如,汽车、火车、卡车都是车,鲫鱼、鲈鱼、草鱼都是鱼,而且原则上火车的“火”也表示了火车的动力来自于煤烧出来的火。例如,中文没有字词的形态变化,单复数、冠词、时态等。中文的写作文风不喜欢把话说明白,特别喜欢把话说的好看,用华丽的词藻,讲究对仗之类的。反过来,英文往往给每个意思单独造出来一个词,当然也有少数一些按照含义组合出来的词,所以可能不带这这个词的分类。英文的词需要按照这个词的时态、单复数、人称等做形态变化。英文写作往往先追求把意思说明白。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语言之间的差别,是否会形成思维上的不同呢?

例如,中文带着分类的词汇体系往往更容易通过词的对比和联系,建立起来一个概念体系。但是,中文的不说明白的文风又会限制形式化语言(数学、逻辑学符号体系)的出现。也就是说,有可能,中国人的系联性思考更发达,但是批判性思维以及抽象能力分析性思维的能力更欠缺,相比于英文,或者其他语言的使用者。

那,是这样吗?语言(的某些特征)和思维(某种类型的思维)具有这样的联系吗?如果具有这样的联系,怎么办?

因此,这个研究有纯粹好奇和实用性两个方面的动机。

研究方案

纯粹思辨地来讨论这个问题的研究有[1],但是,很少有基于实验、测量、建模、计算的科学研究。在这里,我们提出来一个这个问题的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案。

一个粗糙

  1. Jingqi Tang,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nking from the Use of Nou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Art and Cultural Exchange (ICLACE 2021),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https://doi.org/10.2991/assehr.k.210609.005How to use a DOI?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