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基金随机资助策略的研究

来自Big Physics
Jinshanw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18日 (三) 15:2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问题背景== 在基金申请书评价、科学论文稿件评价、招生评价、招工评价等问题中,对于比较随大流的申请书、论文、学生...”)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问题背景

在基金申请书评价、科学论文稿件评价、招生评价、招工评价等问题中,对于比较随大流的申请书、论文、学生和员工,一般来说,评价者给出的评价会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可以通过现有数据验证一下,看看方差之类的。或者把已经得到或者没有得到的项目,送出去再一次评审一下,看看稳定性)。但是,对于比较有个性(创新性比较高、和很多其他个体不太一样)的个体,评价者给出的评价往往会不太准确。这个不太准确可能表现为各个评价者给出的评分相差比较大(方差大),可能表现为有个性的个体的评价均值偏低(例如,论文挑战了比较有共性的认知)。可是,科学的进步往往很需要这些非同寻常的个体的贡献,不管是创新性高的研究项目、论文,还是特立独行的学生和员工。一个真正具有非凡创造性的个体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一大群随大流的个体。

那么,有没有办法设计一个评审机制或者说资助策略能够把这样的个体更多地保留下来?

其他研究者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甚至建议采用随机资助[1] [2] 。在新西兰的科研项目中,甚至做了实现(是否能够找到关于这个实验的数据?)。

研究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Shahar Avin, Policy Considerations for Random Allocation of Research Funds, DOI: https://doi.org/10.13130/2282-5398/8626 .
  2. Dorothy Bishop, Luck of the draw,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luck-of-the-draw .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中以“Avin:Model”名字定义的<ref>标签没有在先前的文字中使用。

子分类

本分类只有以下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