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第十三次活动纪要

来自Big Physics
Jinshanw讨论 | 贡献2021年12月31日 (五) 17:09的版本 →‎冯丽萍 汉字学习顺序实验设计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会议主题是讨论以下几个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

  1. WHWM分析性阅读实验研究设计讨论
  2. 汉字学习顺序实验设计

时间:2021年12月22日19-22点。

地点:腾讯会议412 680 210

主持人:吴金闪


吴金闪 WHWM分析性阅读实验研究设计讨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WHWM是否提升阅读理解。WHWM分析性阅读指的是,在阅读的时候问以下WHWM四个问题:作者想表达什么What,作者如何How表达的,作者为什么Why要表达这个为什么Why要这样表达,对我有什么意义Meaningful。通过在不同的层次——篇章、段落、句子、短语和词、字、部件——追问这四个问题,做分解和综合——也就是从篇章的角度来看段落,从段落的意思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看篇章的意思,来提高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深刻的深入的信息。

本次讨论就这个实验如何开展做了深入而全面的讨论。请陈路遥、吴俊杰、冯丽萍等补充。

冯丽萍 汉字学习顺序实验设计

接上次关于汉字学习顺序实验的讨论(见教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第十二次活动纪要),本次讨论主要集中在实验用汉字的选择上。

关键问题在于对顺序的理解,其背后是对数学有序集的理解:顺序,就是顺序,就是把一堆东西排一个先后,没有其他任何含义。序数之间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只能表示序号。当然,这个背后是对学习模型的理解。例如按照使用频率排序,那就是按照使用频率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个序。

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是:在运用汉字之间在结构、含义和读音来促进学习这一点上,必须以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汉字当作学习对象。如果汉字之间没有联系,则,基于形、义、音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学习顺序的算法实际上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因此,在选择实验用汉字集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相互之间有联系(并且这个联系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白,也就是理据性充分)的汉字。基于这个理念,陈路遥和吴俊杰提出来是否可以从顶向下或者从底向上在汉字网络上来选择一簇一簇的汉字。

在汉字学习效果的度量上,存在另一个问题:汉字的使用频率,在这里,不能当作一个直接进入被试收益的因素。如果是在真实学习场景中,而不是在短期实验学习场景中,频率这个因素从两个方面进入被试的学习:高频字被试更让容易无意识或者有意识地接触到因此提供了学习基础,降低了学习成本;高频字学会以后更加方便被试阅读文本使用汉字,于是增加了学习获得感,提升学习动机。但是,在短期实验中,两方面,尤其是获得感方面,意义不大。也就是说,我们所采用的结合汉字网络和汉字频率的学习算法对于实际学习具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但是,对于实验研究则理由不那么充分。

当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在计算学习效果的时候,除了考虑学会的字数,还考虑学会的总使用频率。这样,至少,基本上使得我们的算法成立的前提有了。

另一个选择,就是不考虑使用频率,把每一个汉字当作具有相同的使用频率,重新计算学习顺序。

下一步工作:

  1. 挑选实验用汉字集合
  2. 决定采用哪些顺序
    1. 随机顺序
    2. 使用频率顺序
    3. 层次性顺序(由于大量汉字在同一层次,层次性顺序的内部是否要进一步区分也是个问题。当然,可以在同层汉字之间做随机顺序)
    4. 基于汉字网络和汉字使用频率的综合顺序——分布式顶点权顺序

请冯丽萍补充。

下次可能的安排

  1. 郑丽芬 多脑同步和理解型学习的结合
  2. 冯丽萍 汉字学习顺序实验设计
  3. 杨丽姣、吴俊杰 汉语字词检测(其结果也可以用于汉字概率图模型的建构)


参考文献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