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会学习和思考课程

来自Big Physics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理念

我认为,整个教育都应该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改成以方法和情感中心为中心的教育。下面是我思考的为什么和怎么做。我们先来谈谈这样的学和教的体系的理念。

学习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帮助学习者做好学习,就要有教。因此,学和教的实践、研究和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来说说,学和教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最低的目标,应该包含已经有的知识的传承。当然,为了能够达到这个最低的目标,还需要学会阅读和算术等这些更加基本的技能。不过,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大发展,知识本身的传递越来越容易完成了:我们的手机,将来的个人信息助理,会很大程度上帮我们获取所需要的知识。那么,除了这个最低的知识的目标以及识读识算这个最低的技能目标之外,我们应该把什么东西当成核心目标呢?

学习是为了创造知识还有创造性地使用知识

学和教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创造知识还有创造性地使用知识。因此,创造知识的方法(如果还总结不出来方法,则经验也可)、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方法(如果还总结不出来方法,则经验也可),才是学和教的内容。那,这个方法和经验要怎么学和教呢,到底这些方法和经验的内涵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提出来并且在实践,当然在前人的基础上,一个以创造知识还有创造性地使用知识为目标的学和教的体系:以学科大图景为目标的以系联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为基础以概念地图为工具的理解型学习。我把这个体现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分享在这里,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来探索、促进和实践。

学习的具体目标是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科大图景,以及学科品味和责任感

首先,我们要把创造知识的方法和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方法尽可能具体地总结出来。做到内涵明确,做到有例子来让学习者体会和欣赏甚至学习到这些方法。在一般的层面,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指系联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在更具体的每一个学科的层面,这样的方法指的是向这个学科的专家那样来思考和创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像这个学科的专家一样来思考和创造呢?需要学和教的过程中,体会好这个学科的学科大图景以及培养好学习者对这个学科的学科品味和学科责任感。一会我们会对学科大图景做一个更加详细的解释。

系联性思考表现为:通过思考一个东西和其他的东西的关系来明白这个东西,同时注意分析和综合,也就是需要把一个东西不断地拆分下去来明白这个东西是什么,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从拆分出来的下一层回到上面,问整体合起来说明什么。

批判性思维表现为:没有经过“我自己”的理性的考察的东西不能成为“我”进一步思考的基础。要求更高一点,还可以包含判断论断命题最好都是实验可检验的,含义不清楚的词意义不明确的句子我不用。这个理性具体指什么,目前来说,大概可以看做实验和逻辑,或者形式化了的逻辑,也就是数学计算。也就是说,一个东西只有经过逻辑的检验或者实验的检验,甚至有的时候是同时,才能称为“我”进一步思考和认识世界的基础。

很多时候,系联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合起来,可以体现为一个我称之为“WHWM四问”的分析技巧:主要说了什么(What),怎么说的(How,例子、逻辑、展开),为什么说这个为什么这样说(Why),我觉得怎么样(Meaningful)。或者,当“我”自己来表达的时候,问:主要想表达什么(What),怎么表达(How),为什么说这个为什么这样说(Why),接收我信息的人会觉得怎么样(Meaningful)。

学科大图景是指:一个学科的典型对象、典型问题、典型思维方式、典型分析方法、和世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

概念地图是指:把概念当做顶点,把概念之间的联系用明确的词标注出来以后当做连边,构成的网络。

教的更少,学得更多和做中学

假设,理念上你已经同意,我们教的目标是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科大图景,以及对学科的体验欣赏和责任感。那么,我们怎么来达到这个目标呢?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的每一条,我们都需要大量的具体知识和具体研究工作的例子。但是,知识和研究工作本身并不是教和学的目标,它们仅仅是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材料。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整理清楚了一个学科的大图景,并且把这个学科的概念和概念相互关系搞清楚,例如通过制作概念地图,那么,就可以选择尽量少的具体知识和研究工作的例子,来实现这个教和学的目标。因此,其次,实践上,我们要大概知道如何来设计和实践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的课程:学科大图景列出来、概念地图画出来、以大图景为指导精选概念和概念联系,用最少的最合适的例子来体现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科大图景,以及培养学习者对学科的体验欣赏和责任感。这就是“教的更少,学得更多”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抓住学生真正困扰的地方(这个时候概念地图可以做为大脑探测器),然后做好引导,做到忍住——就是不教,但是有作业要完成。顺便,这里也体现另一条教和学的理念:“做中学”,折腾着学,给学生犯错的机会然后实现真正有效的学习。

类似的思想,其实在Whitehead的《教育的目的》[1]中已经提出,人类的教和学的两条戒律:

  1. 不能教的太多,
  2. 要教就要教的透彻。

透彻的意思就是建立一个东西到另一个东西的联系,并且能够用于问题解决。那些不能或者还没有建立到其他知识或者问题的联系的知识,叫做惰性的思想,只会起到禁锢大脑的所用。更多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可以看Whitehead的《教育的目的》[1]以及吴金闪的《教的更少,学得更多》[2],或者微信公众号“为了理解而教和学”。

学科课程设计

为了建设这样的课程,我们首先需要把一个学科的大图景——典型对象、问题、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和这个学科如何服务于世界还有其他学科,明确地总结出来。例如,物理学主要研究事物的组成和运动,其根本任务是提供一个可计算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心智模型并且做到这个心智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验是相符的,物理学的问题解决很多时候依赖于测量和实验、数学计算(包含逻辑推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也就是那些模型和知识——是大量其他科学的基础同时也帮助大家认识世界,并且有的时候用于提高人类生活的技术的发展。

接着,我们需要制作一个学科和课程的大概念地图。在概念地图的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科大图景的问题,把和上面这个明确写出来的学科大图景联系紧密的概念优先放到概念地图里面。

然后,有了明确的学科大图景和差不多做好的学科和课程的概念地图之后,我们来选择尽量少的概念、概念联系、具体研究工作的例子,来体现好学科大图景。

最后,把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成教学活动——例如讲课、讨论、作业、学生试讲、视频课程等多种方式,来做教学实践。

怎么做

首先,我们希望有一批用这样的方式建设的课程。例如现在的《学会学习和思考》,以及现在的《系统科学导引》、《量子力学》。以《学会学习和思考》为例。这个课程分成了两个模块:第一个理念和技能模块、第二个具体学科的学习模块。在第一个模块,学生主要通过很少量的听课和赏析,更多的“做中学”,来体验系联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制作概念地图,学会做WHWM分析,学会分析和综合,大概了解一下学科大图景。在第二个阶段,学生要把学会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用来学习一个学科。这个学科在设计阶段就用了上面设计那一节提到的方式。例如,我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和数学计算在物理学中的作用,以及物理学对理论模型的统一性简单性的追求,用了Newton引力理论的发现过程。为了体现物理学和实验,还有数学的关系,对直觉的挑战,还用了量子力学的例子。并且,无论哪一个例子,我都强调了新的实验和观察对旧理论旧模型的冲突,以及这些个冲突的哪些细节,决定了在新模型中人们为什么要采用特定的描述。

其次,我们希望建设一批具有系统性的(例如包含了各个主要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并且这些课程可以成为新的教育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以及对学科和社会的责任感,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学会知识的教育,而不是为了能够背诵乘法表、古诗词、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意义的教育,而不是为了能够计算加减乘除、微积分的教育,而是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知道怎么学的教育。

当然,我们最终希望,整个教育都是这样的教育,所有的课程都是这样的课程。

如何加入我们

最近,我们在策划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扩大《学会学习和思考》的建设和实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老师来建设这样的课程。在学科专业水平上,能够把学科大图景总结出来、能够把学科和课程概念地图制作出来,并且能够按照这两个东西选择好教什么,回答好为什么。在教和学的理念上,能够认同前面的学习的目的和课程设计的理念,并且愿意投入时间来做这个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同时,有可能在具体课堂活动的方式上,尽管完全没有优劣和限制,有可能也愿意来做一些新的尝试。

如何找打合适的老师是最大的问题,找到了如何让这样的老师坚持付出是更大的问题。年轻的老师没有时间,年资高的老师没有改变的动力。我们能不能做一些事情来帮助愿意来尝试的老师呢?

具体安排

我在思考,是不是可以这样:能够和学生一起完整参加一轮课程学习的老师,给一定的工作量的支持,例如相当于完成了一学分的授课任务;如何还能够把学科的和自己课程的概念地图、学科大图景明确做出来的,记另一个学分的授课任务;如果还能够在《学会学习和思考》课程内开设是一个模块的,再给相应的工作量。当然,如果有一天,单独去开设课程,那自然就更好了。

在《学会学习和思考》的第一阶段,主题是任选的。学生们需要针对所选择的主题做学习和展示。参与的老师,在学习阶段就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设计为主题来当做学习主题。

是不是还可以有其他的支持?

期望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做到学习更多,学得更多,学得更累更深入更透彻,学得更开心,学完了更具有创造性。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老师的教学目标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目标都不再是一个搜索引擎或者一个手机,而是创造者。

这个世界有三种人(见Ken Robinson Ted Talk),不能被改变的人(un-touched),能够被改变的人(touched and moved),和改变者(mover)。让我们一起来创造出来更多的创造者,更多的Mover。

分享我的签名档,共勉:

  1. Live to make a difference(活着就是为了搞出点不一样)
  2. Be ambitious, be determined (有野望,持之如初)
  3. World spins on dreamers like you(世界因你的梦想而转)
  4. See through connections(洞澈联系)
  5. Teach Less, Learn More (教的更少,学得更多)
  6. Learni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nd ourselves(为了理解世界和自己而教和学)
  7. Don't tell me facts, let me think; Don't teach me knowledge, let me learn (不要告诉我事实,让我想想;不要教给我知识,让我学习)

参考文献

  1. 1.0 1.1 Whitehead,《教育的目的》。
  2. 吴金闪,《教的更少,学得更多》。

本分类目前不含有任何页面或媒体文件。